山河遠闊,人間煙火,最惦念的還是家鄉(xiāng)的臘味香

閱讀 3056  ·  發(fā)布日期 2020-06-24 13:52:05  · 

有一種過節(jié)叫回家

有一種記憶叫味道

有一種味道叫黃圃臘味!

“臘”不僅是一種時間概念

更是已經深深烙印在每個人

關于家鄉(xiāng)的煙火味里

 ▼

 

沒有促銷,也沒有吆喝
而是抓住情感來講故事

 

將真情實感融入品牌故事,引起共鳴

該片選用了一種空靈、內斂、悠揚的東方式表達

整部片子節(jié)奏舒緩

主題脈絡清晰,畫面唯美大氣

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藝術感染力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不知從何時起

人們總想不起家的味道

微信圖片_20200624085525

碼頭安靜的漁船

房檐上的鳥鳴

走不完的老街

和那些氤氳在時光里的煙火味道

都在安靜地講述著它昨日的繁忙

微信圖片_20200624085657


微信圖片_20200624085701


微信圖片_20200624085704


微信圖片_20200624085708 
好像重回那時家家戶戶的窗欞邊

散出的迷人臘味香

微信圖片_20200624085907


微信圖片_20200624085911


微信圖片_20200624085915


微信圖片_20200624085918

那會的時光很長

忙了半晌才煮好一份香草

那會的時光很短
一尺二寸長的量尺就可以量盡一生的時光

微信圖片_20200624111831

微信圖片_20200624111835

微信圖片_20200624111839

微信圖片_20200624111842

一碗晶瑩剔透的肉粒

一壺純糧釀制的好酒

一份香味濃郁的輔料
再加上一顆從未改變的心

微信圖片_20200624112117

微信圖片_20200624112120 

微信圖片_20200624112123

微信圖片_20200624112126 

跨過村寨與山河

歷經歲月變遷

用心嘗遍百味

為的就是找到那份一生銘記的味道

微信圖片_20200624112539

微信圖片_20200624112543

微信圖片_20200624112546

微信圖片_20200624112549

小巷、炊煙、佳釀

雨滴、臘腸、童年

在這份尋找的心靈深處氤著的人間煙火

是家鄉(xiāng)

微信圖片_20200624112828 

微信圖片_20200624112831

微信圖片_20200624112834

微信圖片_20200624112837

百年傳承,臘味世家

榮業(yè)臘味

微信圖片_20200624113150


 

幕后解讀

         這次攝制組采用高清器材拍攝,畫面精美,每一幀都可以單獨成為一張壁紙。

         此外攝制組籌備了半年多的時間雕琢劇本,并走訪了黃圃及周邊區(qū)域多個地方選景,最終選定了兩個地方作為主要取景地。

 

微信圖片_20200624113407

微信圖片_20200624113409

極殿

 

微信圖片_20200624113556

微信圖片_20200624113559

王氏大宗祠

 

        該片以榮業(yè)臘味四代人傳承的故事為藍本創(chuàng)作:一百多年前,清朝光緒年間,榮業(yè)臘味創(chuàng)始人王添福遠赴南洋傳授臘腸技藝途中偶得一香草,發(fā)現用來制造臘腸風味奇佳,于是開坊售賣,深受大眾喜愛,成為家傳戶曉的老字號。該片復原了用香草融入臘腸制作技藝的畫面,并將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——黃圃臘味傳統(tǒng)手工制作技藝展現在全國觀眾面前。
        該片首先展現的是漏斗、草繩、針板、水草、木量尺等黃圃臘味傳統(tǒng)手工制作的工具。

微信圖片_20200624113800

微信圖片_20200624113803


微信圖片_20200624113805

微信圖片_20200624113807


         然后鏡頭將黃圃臘味傳統(tǒng)手工制作技藝的每個步驟逐一展現。

微信圖片_20200624112117

微信圖片_20200624114022

分割切粒

微信圖片_20200624114147

微信圖片_20200624114151

拌料腌制

微信圖片_20200624114320

漏斗灌腸

微信圖片_20200624114408

針板刺孔

微信圖片_20200624114540

扎草分段

微信圖片_20200624114655

微信圖片_20200624114658

陽光晾曬

 

        由開始的單獨一人,到爺爺與榮業(yè)臘味第四代傳承人王顯韜同在一個空間。整片講述的其實是一段回憶,來到童年成長的地方,想起爺爺教導他做臘腸的點點滴滴。

微信圖片_20200624114839

微信圖片_20200624114843

          不忘初心,方得始終。兩代人在同一個空間交替,表達了榮業(yè)臘味代代傳承,一直堅守著一份匠心。

微信圖片_20200624115000

微信圖片_20200624115003


       再回看整個片段,榮業(yè)臘味以“傳承”、“匠心”為內核,巧妙利用想家的情懷,從家鄉(xiāng)煙火味為契入點,情緒落在實處,并將榮業(yè)臘味四代傳承的故事融入其中。

 

臘味,一種美食蘊藏一份匠心

       黃圃臘味的誕生蘊藏著黃圃人對美食的執(zhí)著及智慧,也蘊藏著黃圃人的工匠精神。這份匠心延續(xù)百年成就了今日的臘味之都,這份美味成為當之無愧的黃圃味道。工匠精神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,從2016年至2018年,“工匠精神”四個字三度寫入政府工作報告,時代在呼喚“工匠精神”。
        該片為央視9套紀錄頻道播出,借勢央視媒體力量將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——黃圃臘味傳統(tǒng)手工制作技藝展示在全國公眾面前,讓更多人了解黃圃臘味及一百多年間,黃圃人堅守的“工匠精神”,讓更多人記住黃圃臘味這張名片。

 

榮業(yè)簡介

       “傳承·發(fā)展”是榮業(yè)的祖訓,榮業(yè)臘味歷經四代,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。榮業(yè)以“繼承傳統(tǒng)技藝,保存地方特色,弘揚臘味文化”為己任,憑著先輩們“敢為人先、敢創(chuàng)敢想”的精神,榮業(yè)創(chuàng)造了諸多令人矚目的成績。包括借助新工藝、新技術、新設備、新概念改良改進臘味生產技術,推出了即食臘腸這一革命性產品,并特地打造了全新品牌“匠王”,進軍休閑產品市場。取得這些成績,除了離不開艱苦奮斗和頑強拼搏外,更是離不開榮業(yè)對臘味制作技藝的追求這份初心的堅守。歷經4年時間,70多場路演,2018年,榮業(yè)在韓國上市了!2019年,榮業(yè)食品榮獲廣東省重點農業(yè)龍頭企業(yè)、高新技術企業(yè)、廣東省中式腌制肉制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多項榮譽。